康熙
中文名稱: 康熙
又 名: 清圣祖 愛新覺羅·玄燁 玄燁
性 別: 男
民 族: 滿族
生 卒 年: 1654~1722
國 別: 中國
生平簡介

愛新覺羅·玄燁,清朝第二代皇帝。順治十一年(1654年)生于景仁宮,為表世祖順治帝第三子。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,他八歲登基,至六十九歲辭世,在位六十一年。長時間的統治,雄才大略的進取,第二代在位的有利時機,這一切都給康熙的文治武功創造了條件,在歷史上留下“康干之治”的美譽。
順治十八年(1661年)即位,時年八歲,由索尼、蘇克薩哈、遇必隆、鰲拜四大臣共輔政,年號康熙。康熙六年(1667年)親政。八年,年僅十六歲的康熙暗結內大臣索額圖等人智捕鰲拜,奪回大權。親政后,宣歷水停圈地,準許壯丁“出旗為民”,又獎勵墾荒,益蜀免糧,任用靳輔,陳潢治理黃河,規定“額外添丁,永不加賦”;設立南書房掌標票擬圣旨,加強皇權;又平定平西王吳三桂、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,靖南王耿繼茂之子耿精忠長達八年的三藩之亂,派兵攻入臺灣;平事實上準噶爾部噶爾丹叛亂,鞏固了國家統一;又巡行東北,數次發起東準克薩反擊戰,沉重打擊沙俄勢力,派索額圖、佟國綱赴尼布楚與沙俄談判侵略邊境問題,得以確定黑龍江流域的廣大領土“皆我所屬之地,不可棄之于俄羅斯”的原則,簽定《尼布楚條約》,劃定中俄東段邊界,使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得到鞏固發展。他一生苦研儒學,表倡程永理學、開博學鴻儒科,設館纂修《明史》,編纂《古今圖書集成》、《全唐詩》、《佩文韻府》、《康熙字典》等。同時,屢興文字獄,殘酷鎮壓反清思想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年)開始興建熱河行宮(俗稱承德離宮),即承德避暑山莊。康熙六十一年(1722年)死于暢春園,葬于清東陵之景陵。享年六十九歲,在位六十一年,廟號清圣祖。
康熙皇帝在清朝十二帝(包括入關前的清太祖努爾哈赤與清太宗皇太極)中子女最多,子35人、女20人,共計55人。


|